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详情

与时代同行|何镜堂院士的建筑人生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2-09-19

 

 640 (9).jpg

 

2022年9月2日上午,“美丽中国研究院年度行动誌”系列活动之——“何镜堂: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美好人生”讲座在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艺术大学堂举行,并做线上同步直播。本次主讲嘉宾何镜堂院士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求学到步入建筑行业,从创业初期的艰难到收获事业的成就,他从未离开过建筑,在中国建筑的发展进程中一直践行着他的使命。

 

参与本次论坛的嘉宾有: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代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副会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校分会名誉会长、原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孙光初教授;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党委书记、秘书长王国钰;江苏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师、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委员、东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周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现何镜堂院士助理陈思翰;上海臻敏厨房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原何镜堂院士助理沈春燕;浙江东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院长裘骏军;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马迪;香港注册建筑师、ADARC 思为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总监、香港建筑师学会湾区事务部常委、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香港荣誉理事丁劭恒等。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陈坚;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梁宇,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刘珂徐永明,以及学科发展技术委员会委员到场聆听了讲座。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教授,代表中国美术学院致辞,为何院士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何镜堂院士已是84岁高龄,从事建筑设计至今几十载,一直奋斗在第一线,致力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创作方法和道路,同时以作品来反映其所处的时代,记录祖国。演讲主旨以何院士人生经历为纵轴展开,探讨其设计创作理念与时代结合的一些想法,也通过他对建筑、对创作的理解,讲述如何以建筑来记录时代,与祖国同频,与国家同行,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美好人生。

 

 

 640.jpg

 

我的建筑人生

 

●【第一阶段】

读书求学,立志成才

走出校园,茫茫人生

 

 640 (1).jpg

何镜堂院士年轻时照相

 

我是广东东莞人,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喜欢画画,但是我也喜欢数理化。那时正值中国解放,老师说:“那你学建筑吧,建筑就是半个艺术家、半个工程师。”1956年我便去华南理工大学学建筑,从那时候便与建筑结缘。大学毕业后,我成了学校第一位研究生,也是我们学校建筑专业唯一一个文革前毕业的研究生。我的导师是岭南建筑的奠基人夏昌世先生,他是从德国留学回来,30年代正值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他把当年现代运动的建筑理念带到广东,再与当地气候、环境结合形成了岭南建筑的风格。因各种原因,老师后来又回到了德国,但他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当年我们喜欢画白描,去全国各地收集素材时,就会买一个笔记本,走到哪儿画到哪儿,一共画了20几本手稿。

 

 640 (2).jpg

与导师夏昌世先生

 

1963年前后,我当时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医疗建筑,特别是妇产科的建筑。当时住在北京郊区附近的一个胡同里,研究条件非常艰苦,我借了一本关于医疗建筑的英文书,我很需要这个资料,但是只能借三天,我一狠心把整本书手抄了一遍。这本书字很小,我现在都看不清楚了,一共60页16万字,当时都没有尺子,图表都是徒手绘制。最近我拿出来给我的学生看,学生说不可思议,现在都用电脑、照相机做记录,手绘功夫都没有了。我们那个年代却是这样训练过来的。

 

 640 (3).jpg

何院士手稿

 

我深受《矛盾论》与《实践论》两本书的影响。毛主席说:只要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向,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为我未来从事建筑创作奠定了基础。第一个阶段就这样过去了,唯有学习再学习。

 

 640 (4).jpg

何院士手稿

 

 

●【第二阶段】

 

四十起步,艰苦创业

默默耕耘,初结硕果

文革结束,那时我已40岁左右。若在北京安稳退休,生活可以过得很好,但是我不甘心,我还想搞建筑创作,因为我的研究生专业就是民营建筑创作。当年北京有一些小型的实体竞赛,包括农村建筑竞赛等我都参加了。当时想再奋斗二十年还是可以的,于是我就回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那时我正好45岁了。我的老院长请我参加深圳科学馆竞赛,我一听,机会来了,就赶紧和我夫人努力做了二十天,最后一晚还做了通宵,去深圳参赛,当天便通知我中标了!

 

从那时起,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从我45岁到60岁,我要把这15年的时光赶超回来。我很明白自己要怎样做:第一,认认真真做,不是应付做;第二,希望作品能够做到优质,能够得奖;第三,每一个工程做完必须进行总结和写论文,并且一定要在《建筑学》上发表。

 

1994年,我被评为全国设计大师;1999年,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的前半生可以说是一无所有,45岁之后我用了16年的时间,成为一个院士,可以说我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建筑师。

 

640 (5).jpg 

深圳科学馆竞赛 何院士与夫人

 

 

●【第三阶段】

 

花甲年华,再上征途

奋斗不止,回报社会

 

这里又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97年到2010年,我设计了很多大学,浙江大学最早的建筑设计招标改革就是一个大型的竞赛。我带领团队参加竞赛并且中标,于是就设计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我们研究有个特点,凡是一些重要的项目,先把它作为研究性课题来做,我们就研究大学的建造,现在不同于过去,培养的人才是综合型的、创新型的,我就悟到了校园规划要满足这种人才培养作为基本条件,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环境育人”。一个大学里不但是老师讲课学生学习,更多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不同年纪之间的一种交流交往、互动学习,激发一种创新思维,大学里要有这个环境。按照这个观点,后来我们就设计了两、三百个大学。

 

2004年开始,有两个项目对我非常重要,一个是“南京大屠杀的纪念馆扩建”,另外一个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2007年4月,上海召开了全球新闻发布会,竞选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有340个单位参加,当时我近70岁了,但我还是愿意奋斗在第一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才能提高。我带着我的博士生们一起做了三个方案,最后成功中标。这是前期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随后我就开始设计较多文化类的建筑,广东省评颁发我“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并奖励了我200万,我把奖金全部捐出,成立了一个教育基金,主要是鼓励学生和年轻的教师成为创新型人才。

 

这几年我举办了两百多场的国内外讲座,跟年轻人谈谈我自己对建筑学观点和看法。后来我也做了很多展览,最早在威尼斯宫殿里做了一个作品展,当时的展题是“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我回到国内,首先受同济大学的邀请,后来又去了北京大学百年会堂展出,之后又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最后回到广州。疫情之前,我最后一次去美国伯克利大学做展,因为他们很少有这种大型的个人展览,对方提出能不能把我的作品模型送给他们作为教学用具,我就答应了。

 

640 (6).jpg 

2017年展览开幕式合影(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640 (7).jpg

何院士在哈佛大学演讲

 

我还作为中国建筑师与国际很多大师一起对话。现在我们中国的建筑师随着中国的发展,机遇的发展,已经可以与国际上的建筑师平起平坐了,世界有名的大师也能够尊重我们,这是我们国家民族发展兴旺的一个标志。

 

 640 (8).jpg

与建筑大师理查德·罗杰斯对话

 

 

●  学习建筑,理解建筑,创作建筑

——

建筑的属性

 

钱学森先生说:建筑这门学科是科学的艺术,是艺术的科学。建筑没有一百分,没有唯一性。首先我谈谈我个人对建筑属性的基本理解,我把它概括为三点。建筑是一个社会与时代的缩影,建筑的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庇护的场所,为人们创造舒适、宜居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以人为本,坚固、适用、美观一直是建筑不变的主题,这是建筑的社会性。建筑是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更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综合反映,这是建筑的综合性。建筑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以及文化和科技的差异,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建筑的目的是共通,而设计是多元的,这是建筑的多元性。建筑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之分,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没有最好,只有相比较更好。

 

 640 (10).jpg

2018年展览开幕式合影(美国伯克利大学)

 

——

“两观三性”论

 

我提出要构建一个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传统的、历史的、技术的、功能的、气候的、环境的、人文的、美学的、技术的等等都对建筑有影响。但建筑还是有它自己的规律,可以说它离不开地域、文化和时代,因为建筑是接地气的。比如说广州是岭南地区,气候湿热雨水多,所以广东的建筑不管是历史的、现在的还是未来的,都要解决好遮阳、隔热、通风的问题。任何一个建筑它离不开地域,还必须和时代结合,离不开当时当地的科学文化水平,技术条件,材料技术。文化则是建筑的最高境界,世界上能留存下来的好建筑都受到了文脉影响。例如悉尼歌剧院是1973年建成的,建成三十多年,在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去参观这个建筑,就是受这个建筑的文化熏陶,它是一种敢于创新且与环境高度融合的建筑。罗马、希腊留下的经典建筑亦是受当地历史文化的影响,所以文化是建筑的最高境界。

 

“地域”、“文化”、“时代”,三个简单又隐含无限可能的词汇,共同融合构筑了我的建筑创作构思的源点和哲学基础,我将其归纳为“两观三性”论,即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则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一个合乎逻辑的设计构思过程,常常是从地域中挖掘有益的“基因”成为设计的依据,在这个基础上,从文化的层面深化和提升,再与现代的科技和观念相结合,并从空间的整体观和时间的可持续观加以把握,创作出“三性”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现在我们团队做一个项目,常常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文化、不同主题决定它的定位。有些中国馆体现了中国民族复兴精神,是泱泱大国的气派;南京大屠杀是悲怆的,是让人永远不要忘记的悲惨历史,两者设计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思想是统一的,设计出来的形态和样式是不一样的,解释也是不一样的,这是我对建筑的理解。我把《和谐理念与建筑“三性”》这个思想理论发表了在了《人民日报》上。

 

 640 (11).jpg

《和谐理念与建筑“三性”》发表于《人民日报》

 

——

建筑创作思维

 

谈到建筑创作思维,第一是要辩证思维——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特别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立与统一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影响着我们不要死脑筋,不要认为这个是唯一的,只有这个是最好的。第二是系统思维法——是一种整体观,建筑是一个整体,要互相有联系,要一种发展的思维。第三是创造性思维法——创作应该要体现创新性,世界要发展,建筑也要发展,任何一个创作都是体现当时的建筑,所以我们该如何对待创新与传统的问题?传统是一个根,但是不等于照搬,而是要把它的思想符号结合新的项目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创新发展。

 

建筑师要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既要有数学家的逻辑思维,又要有艺术家的形象思维,既要懂得“一加一等于二”的道理,又要学会“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的辩证思维方法。建筑师要培养综合思维的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诸多影响因素,要善于综合思维、善于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抓主要矛盾。一个创作形成的全过程,往往也是设计各阶段不断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

 

 640 (12).jpg

何院士与其工作团队

 

——

建筑师的素养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期望:“建筑师应该擅长文笔,熟习制图,精通几何,深悉各种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医学并非茫然无知,通晓法律家的著述,具备天文学或天体理论的知识。”我的老师说:建筑师要有科学家的严谨,艺术家的灵感,哲学家的头脑,还要有商人的办法,还要有律师的口才。

 

建筑师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自觉地把社会整体作为最高的业主,把自己融入整个社会,参与建设的全过程。一个建筑师的素养,既包括他的专业技能,也包括他的创作哲理和他的人品,还包括合作精神,三者缺一不可。学建筑首先学会做人,一个成功的建筑师,勤奋、才能、人品、机遇缺一不可。同时建筑师还应该有匠人精神,即有一种对建筑创作的热爱与激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种对设计作品的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的设计态度;一种学无止境,一生努力,一生坚持,没有完美但追求卓越,没有最好但追求更好的不竭动力。

 

640 (13).jpg 

讲座现场

 

——

建筑记录时代

 

建筑师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用建筑记录时代。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国家记忆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珍贵遗产,中国南海博物馆是中国南海国家主权的历史明证,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是“一国两制”新篇章的历史记忆,钱学森图书馆是中华民族辉煌伟业的精神殿堂,映秀震中纪念地完整呈现了灾区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我们通过展现这个时代的六个重大事件的建筑作品记录着这个时代,凝聚起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展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

 

 640 (14).jpg

讲座现场

 

● 与世界同行,时代同步

 

我再谈几点人生感悟与大家分享。第一条是: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因为建筑是一个人做不出来的,建筑一定是集体的成果,国家项目体量大,时间短,更是要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才能把项目做好。第二条是,做一百个作品,不如做一个精品。有一个项目在北京郊区廊坊市的大厂县,当地以回民为主,我们希望建筑把灿烂的伊斯兰文化,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出来。这个项目得了很多奖,虽然创新不是很多,但是把一些元素用得非常恰当,做得很精细。

 

我们还做了广州国家版本馆,主馆在北京,杭州、西安、广州为分馆,版本馆是中国文化的总库馆,保密不对外。因为是藏书,蕴含各种文化基因,广州馆选址地后面的山叫凤凰山,前面是一条河,我们把它做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主线,可以参观我们中国所有的建筑,所有的殿堂,我们还把岭南的园林做法融合进去。因为它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所以我们做了一个主楼的文沁阁,前面是一个文沁庭,叫文沁水苑,文沁阁后面还有藏书阁,我们吸收了岭南最有历史形态的一个建筑镇海楼,做了一个五层楼。中间是一个水苑,水苑当中有一个206年历史的古树,当时想怎样保护这个树木,我们把建筑主体往右移了一点,左边一部分属于展览建筑,右边属于研究的建筑,整个地形地貌非常好,既有明确的中轴线,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又有岭南特色。

 

640 (15).jpg 

何院士八十岁生日与团队一同庆祝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完满才是人生。当你满足于周围人对你夸耀的时候,常常是你走下坡路的开始,当你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坚持一步,转机就在眼前。“勤奋、技能、人品、机遇”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要素,缺一不可。45岁之前我没有什么机遇,45岁之后抓住了机遇,当一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同步的,就会成功,同时还要找到一个适当的办法,我的办法就是持之以恒地去完成。

 

当你能够工作的时候,尽心尽力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情。当你不能工作的时候,大家依然能够想到你、关心你、呵护你,你就会感到幸福。所以我建议你们记住这三点:理论、教育、人才。光有理论不够,必须要有人才,必须要有团队,这是我从事工作以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640 (16).jpg

何院士与嘉宾合影

 

何院长用三个小时向我们展示了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人生,内容饱满充实,令在场嘉宾颇为感动。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美好,生命的美好,真实每一天的美好,奋斗的美好,不怕输的美好。他是我们理想人生的标杆,是值得我们追寻的一个人生标志。让我们祝愿何院士永葆创作的激情,身体健康!

 

 

 

END

 

 

 

编辑丨     王瑾雯

排版丨   

审核丨       

 640 (17).jp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