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详情

“齐心协力·构建无诈西湖”反诈骗讲座于我院举行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1-04-2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电信诈骗离我们并不遥远。为配合公安机关行动,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动构建“保护隐私·全民防诈”新格局,4月21日,我院特邀古荡派出所杨镇警官举办“齐心协力·构建无诈西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讲座。各设计分院派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1619079175371554.jpg

△活动现场

 

会上,杨警官从“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常见的类型、如何提防电信诈骗,以及被诈骗后的补救措施”这四个版块对电信诈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619079201508170.jpg

△杨镇警官现场培训

 

杨警官强调,根据大数据分析显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有年轻化的趋势,18-35岁受害者的比重大幅上升。他提醒当下年轻人要做好防范电信诈骗,牢记“五不一打”防骗口诀,即不怕、不信、不点、不贪、不转账和如发现被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1619079226227946.jpg

△活动现场

 

会议后期,杨警官号召参会的分院代表们积极向周围的亲友做好宣传。在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的同时,要做好身边人的宣传工作,共同构建“天下无‘诈’”的社会。

 

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防范诈骗呢?以下关于防范电信诈骗的小知识一定要牢记心中。

 

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

(来源:浙江公安)


常见的诈骗类型 

1、贷款诈骗

2、刷单诈骗

3、“杀猪盘”诈骗

4、虚假投资平台诈骗

5、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6、冒充公检法诈骗

7、钓鱼网站诈骗

8、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9、“断卡”行动

10、注销校园贷骗局

 

防骗5招 

1、戒除贪婪,勿信“天上掉馅饼”

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贪图优惠和方便,办理业务要到正规的营业厅。注意切勿贪小便宜,遇到上门推销不要轻易购买,骗子极有可能采用伪劣产品或以数量短缺等方式进行诈骗。防止银行卡诈骗、网上诈骗、电话诈骗,不要相信未经核实的中奖、捐助等信息、电话,不要贪图小利以免上当受骗。

 

2、信息保密,勿泄个人家人密

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自己的个人情况、手机号码以及家中的电话号码等,手机中父母、亲戚的电话最好用真名显示,不要出现容易透露出双方关系的字眼。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联系方式轻易示人,不要将自己的手机、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物品借给他人使用或交于他人保管。不要填写各种来历不明的表格,不要随意扫描陌生的二维码,以防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等违法活动以可乘之机。

 

3、提高警惕,勿信不明证件物

一些犯罪分子为博取信任,会提供伪造的证件(如身份证等),届时一定要仔细辨别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4、及时沟通,勿让骗子钻空子

在生活、工作场所之外的地点赴约、面试、就餐时,保持通讯畅通,牢记紧急求助电话。凡是涉及钱财往来,或要求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的行为,必须三思而后行。

 

5、消息通畅,勿使联络有盲区

保持信息交流通常,经常与家人沟通近况,便于家人一旦遇到情况能够迅速辨别真伪。

 

-END-

 

 供稿 丨吴佳宁(部分资料来自“浙江公安”)

 审阅 丨吴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