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详情

我院喜获2019年度全国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佳绩!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19-12-16

 

12月6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以《关于公布2019年度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结果的通知》(中设协字〔2019〕136号)文件公布了2019年度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结果名单。今年共有1678个项目获2019年度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我院喜获佳绩,获奖情况如下:

 

一等奖(优秀公共建筑设计) 当代富春山居——富阳市“三馆合一”(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

二等奖(优秀园林景观设计)浙江温泉湖旅游度假区温泉酒店景观设计

三等奖(优秀园林景观设计)温州城市中央绿轴公园(温州世纪公园)设计项目

三等奖(优秀园林景观设计)清河坊历史街区二期保护工程设计

三等奖(优秀园林景观设计)浙江千岛湖中心湖区滨水景观带(一期)景观设计



项目简介



1

项目名称:当代富春山居——富阳市“三馆合一”(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



 2

项目名称:浙江温泉湖旅游度假区温泉酒店景观设计

项目位置:浙江 绍兴

项目面积:66.41公顷

设计时间:2013年


1576465091462739.jpg


    项目位于浙江省绍兴嵊州市郊外一处山明水秀的山地环境中,有着宝贵的“湖底火山温泉”资源和大量的火山石遗迹,自然条件优越。景观总用地面积3.8万方,分为露天泡池区和VIP别墅区两大区块,以温泉休闲、商业会务为主,以山水观光、文化体验为辅的,集高档 休闲度假、商业会务、观光游乐为一体的温泉主题型山水休闲度假旅游区。设计分别从景观的主题立意构思、骨架血肉构筑和山水诗意表现三个层面出发,充分考虑温泉休闲功能的需求和文化内涵表达的需要,充分表达了如何在邑郊山地自然环境中营造富有中国山水文化特色的温泉景观。

 

 

 

 3

项目名称:温州城市中央绿轴公园(温州世纪公园)设计项目

项目位置:浙江 温州

项目面颊:用地面积约22.25公顷

设计时间:2013年7月

竣工时间:2016年12月

 


设计从现状问题入手,站在全局高度,对项目从功能、人文艺术、结构造价等方面系统分析和思考,提出“以自然之理,造自然之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总体思路。

以市政府及世纪广场形成的南北轴线为视觉中心,针对目标人群,拓展三大开放主题空间:山水意趣生态区、时尚民粹休闲区、自然游园观光区。串联心屿广场、金温印记、林荫大道、百丈花海、瓯居海中、千叶广场等16处主要景点。

以现代、 活力、生态、健康为主题,将城市绿地、康体健身、文化娱乐、购物休闲等功能有机融入。园区种植260多种植物,开花类占55%以上,并栽植大量色叶树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无障碍交通体系环通南北,力求缔造一个承上启下接力温州的城市地标;一条多元共生、精致慢生活的活力综合公园。

 

 

 

 4

项目名称:清河坊历史街区二期保护工程设计

项目地点:浙江 杭州

项目面积:建筑总面积约6.3225万平方

设计时间:2006年

竣工时间:2010年

 

1576465877870518.png

1576465882834825.png



清河坊历史街区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吴山脚下,南宋皇城遗址北面,于2006年设计,2010年9月陆续交付使用,现已建成开街近9年。

街区内建筑风貌为晚清至民国初期的江南城市风格,从中国传统到西洋古典,从木构土屋到早期现代主义,从山地民居到街坊石窟门等,风格多变。

该工程是一个历史街区保护工程设计,总占地5.75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6.3225万平方,其中地下建筑面积5507平方,工程着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遵循“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

整个街区根据基地历史地点和现状分为清平坊、吴山坊、大隐坊、安荣坊四个地块,从功能结构上分传统商业街、医药保健区、休闲会所区、山居会所区。以清末民初时期建筑风格为主,以商贸旅游功能为核心,以传统商业、药业文化和传统民居为特色,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娱乐、博物馆设施于一体的,形成具有杭州地方特色的,真实传递历史信息的传统步行街区。

 

 

 

 5

项目名称:浙江千岛湖中心湖区滨水景观带(一期)景观设计

项目位置: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

项目面积:7.6公顷

设计时间:2011年

建成时间:2012年9月




  千岛湖滨水景观带一期工程,属于千岛湖西线环中心湖区滨水景观带,东起渔人码头,西至旅游码头,沿滨湖大道全长约2公里,设计用地面积约7.6万平方米。

  千岛湖滨水景观带是服务于市民和游客,展现千岛湖湖光山色,集观湖、休闲、游览、健身、餐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水景观带。以简约、现代的风貌为主,从东向西由城市气息浓厚的城市滨水景观向生态自然的湖湾岛屿景观过渡。一期工程主要分为拾级风光、时代风尚、碧影弄潮和湖湾怡情四个段落。

  项目解决了边坡处理、消落带修复等实际问题,实现了环湖慢行系统的贯通,并提供了多样的观景、休闲体验。绿化种植上,与山体植被衔接过渡,并在湖滨增加了色彩靓丽的植物景观。小品设置与景观细节表达凸显千岛湖文化特色,本土文化与国际旅游文化融合。

  千岛湖滨水景观带的设计从场地的自然条件出发,充分借用周边湖山价值资源,实现了写意山水、气质岸线的目标。2012年9月投入使用以来,成为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的休闲带。

 

 

End

 

资料来源:人文景观研究院、景观与公共艺术研究院、马少军工作室

责编:吴颖

微小编:王鑫

 


返回顶部